01 想要大干一场,却被大干一场。
想要大干一场,却被大干一场。
关于光伏的认知,分歧与冲突,傲慢与偏见,正在前所未有地加剧。我们如何看待光伏行业今天面对的这场生死考验,从某种程度上,也将决定我们每一个个体的命运。
对于光伏正遭遇的一切,对于这个曾经一直给到我们事业平台和体面收入的行业,是真的感同身受,还是只想做一个吃瓜群众、甚至幸灾乐祸呢?我们都是吃光伏饭的,应该感恩于光伏,还是砸光伏的锅呢?
对于光伏的自律自救、限产限价,当生而平凡的民营企业家们,为了生存终于鼓起勇气,仅仅是希望央国企客户们,能在现有法律的框架下招标集采时,我们是真心认同,还是高举所谓的自由竞争市场主义的大旗、对此嗤之以鼻呢?
曾经三头在外的光伏,在海外的确是市场化的。但是,就国内大型地面电站来说,从来就只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客户——这就像农户有多少种粮补贴、粮食最低收购价是多少,最终都由国家说了算一样。粮食安全、能源安全、金融安全,都很重要。当一个制造产业的最终出口、基本盘由央国企决定时,如果只遵循最低价中标这样一个标准,就一定是公平合理的吗?如果整个行业都受到伤害甚至垮掉,会有利于能源安全吗?
另外,“内卷外化、亏钱挨骂”,固然是供需错配导致。难道,海外光伏产品的极致低价,就与国内集采价格的映射与传导毫无关系吗?雪崩时,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,无论是供给侧,还是需求侧,还是市场各方。
所以,我们是否认为,光伏发展到今天,成绩是所有人的,但过错就只是光伏企业自己的呢?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甚至都已经明确——“要综合整治‘内卷式’竞争,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”。
我们不翻旧账,只往前看。然而往前看,光伏正遭遇内忧外患,围追堵截。
于内,进入下半年以来,产业招商政策与投融资环境从严从紧,分布式市场“红区”越来越多,不确定性越来越大,国内装机在提前六年半在完成既定目标后有放缓预期。
于外,全球化退潮,保护主义盛行,海外产能起势,欧美印度土耳其巴西等纷纷竖起小院高墙;气候挑战的迫切性正被经济增长压力侵蚀,传统化石能源抬头,光伏产品价格波动与库存压力叠加,海外订单进一步减少;东南亚四国光伏产能几被团灭后,企业断臂求生,辗转各地;出口退税率下调,虽然从长期可以稳定产品价格,但在短期内也让企业雪上加霜。
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!除了光伏自己,已经无人能够拯救光伏。此时此刻,光伏企业必须抛弃私心杂念,大局为重,团结在一起,就像12年前我们曾经团结在一起共同应对欧美“双反”那样——虽然近年来,垂直一体化盛行,竞争多于合作,摩擦多于共赢,算计捅刀多过利他。
独行速,众行远。利不可独,谋不可众。光伏行业的自律与自救,必须坚持公开、公平、公正的原则,让信息更加透明,尽可能兼顾所有光伏制造企业的利益。建议行业协会少开闭门会,减少信息不对称。唯此,才能取信于中小微企业。
赶碳号最近走访了一些企业,更加了解到当下的急难险重。本来只是想写一篇出口数据的短稿,却在前面“啰嗦”了这么一大堆。人微言轻,但发自内心,有些情绪,希望理解。
02 11月光伏出口数据堪忧,“抢出口” 未现
2024年11月份,我国光伏主材出口额是最近四年最差的一个月份——失守20亿美元关口。还有一个星期,2024年就结束了。从各家企业了解到的信息看,12月份的数据或许会更差。
首先是出口额下降明显,环比-15.15%,同比-33.95%。
今年11月份,我国出口硅片(包括硅棒)1.39 亿美元(10月份1.31亿美元),电池片2.24亿美元(10月份2.20亿美元),光伏组件15.75亿美元(19.43 亿美元)。以上光伏主材合计出口额 19.38亿美元,较10 月份的22.84 亿美元,环比下降15.15%。
原因就不分析了,文章开头已经说了很多。
另外是出口单价进一步下跌,环比-9.43%。
尽管光伏组件价格已经跌无可跌,但情况仍在进一步恶化。今年11月份,我国出口光伏组件(已装在组件内或组装成块的光电池,海关编码 85414300)为 3504万个,折合单价为 44.94 美元,较上月49.62美元/个的均价,环比再跌 9.43%。这也是今年的最低价!
我国今年1-11月光伏组件出口情况;单位;美元;来源:中国海关
如果按照海关数据中的人民币口径测算,11月份我国出口光伏出口额为112.04亿元,折合单个光伏组件319.75元,10月份单价为351.65 元。
以主流的n型TOPCon产品中的210R组件来测算,每块组件平均至少610W的功率,算下来我们的组件出口单价仅为0.52元/ W,比上月的单价又跌了6 分钱。
赶碳号有些意外,光伏企业在11月下旬至12月1日前抢出口的情况并未出现。也许,这种情况会出现在12月份。
11月15日,财政部、国税总局发布关于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公告,光伏产品出口退税率由13%下调至9%,自2024年12月1日起实施,出口退税率以出口货物报关单注明的出口日期界定。
当时,业内曾预期企业会在政策调整前加快报关进度,以求在退税率较高时增加出口额。然而,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。
在其它行业,这种情况表现得更为明显。自从特朗普表态上任后将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以来,已经导致在其明年1月就职前已出现诸多发酵事件。中方有关企业加大采购美国大豆,美国进口商也正在为特朗普上台后可能发起的“贸易战”提前囤货。
在上个月,一家头部组件企业战略负责人向赶碳号表示,调降的4%,短期只能由光伏企业来承担,这是因为“现在组件价格卷得那么厉害,完全属于买方市场,光伏企业在海外的议价能力很弱。”
光伏产品出口退税率已经调整,为什么在光伏企业没有抢在政策调整前的这个窗口期多出口、抢报关呢?
赶碳号认为,可能是因为中国企业的光伏产品出口美国,并不是通过中国本土产能,而是海外产能。
除美国以外的其他海外市场需求不振,或许才是中国光伏企业没有抢出口的主要原因。一位光伏企业高管说,进入12月以来,和往年有很大不同,不只是价格下跌,而是海外订单变少了,没有了!
另外,海外库存仍在去化过程中,价格的波动也减少了海外经销商的拿货意愿。就像2023年时发生的那样,光伏企业如果抢出口,堆积在海外仓,仓储物流也是一笔不小的成本。
还有就是海外光伏组件产能的兴起。美国、印度、土耳其的组件产能都在增加,形成对于中国本土出口光伏组件的替代。这或许就是为何11月份硅片、电池出口额微增,但组件出口量、出口额骤降的重要原因。
03欧洲的冬天很短,光伏的冬天很长
特朗普的上台,对于光伏的影响,并不只局限在美国市场。
最近,赶碳号看到一则消息,欧洲能源危机有抬头迹象:一方面是欧洲的这个冬天有点冷,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2025年1月1日起,乌克兰将停止俄罗斯天然气的过境运输。
要知道,这一轮光伏周期,战略契机就发轫于“双碳。但是,海外光储市场能在2022年大爆发,却源自俄乌战争与欧洲能源危机的直接刺激。
类似的利好,似乎不太可能重演。这是因为,美国正乘机加大对欧洲的天然气出口。据美国政府预测,2024年美国液化天然气(LNG)出口量将达到每天120亿立方英尺(3.4亿立方米)天然气当量。去年,欧洲消化了美国LNG出口的66%,英国、法国、西班牙和德国为主要目的地。今年前三个季度,欧洲的天然气进口中,有45%左右都是美国天然气。
俄罗斯的缺口,美国正在补上,大赚特赚。代表着美国石油利益集团的特朗普已经放话,欧洲如果不加大采购美国的石油和天然气,就对欧洲加征关税!
传统化石能源的抬头,对于光伏来说是一场不小的逆风。特朗普的表态,在COP29大会上阿根廷的提前退场,都在加深人们这方面的担忧。如果人类应对气候危机的共识,在去全球化过程中让位于地缘政治、能源安全焦虑以及经济增长压力,光伏之路将会变得更为坎坷。
今年初,华晟董事长徐晓华和赶碳号说,未来只有在成本上真正实现光储与化石能源同价,才能真正实现对化石能源的替代。上周五,阿特斯董事长瞿晓铧和赶碳号表达了同样的观点,光伏今后要在成本上和传统能源正面PK。
这样看,欧洲的冬天很短,但光伏行业的“冬天”却很长。
04 自助者天助
信心比黄金更重要。
岁末年终,行业仍没有真正走出低谷的迹象。回顾这一整年,我们会发现,这轮周期似乎越来越长,预期在不断调低。光伏去产能,从闪电战变成了拉锯战,光伏人的信心也在慢慢丧失。
如果说信心仍在,更多时候是体现在央视对话特别节目中的大佬表态上,停留在光伏年会的公开演讲中。因为,情绪的传递速度总会很快。光伏企业家自己有多少信心,也会影响到员工、政府、投资者、金融机构等所有利益相关方。行业媒体其实也类似。
光伏的冬天实际上可能很长。
上周五,瞿晓铧向赶碳号表示,虽然没人愿意成为全行业的“乌鸦嘴”,但几家头部企业实际上都在为以后两三年的苦日子做准备。瞿晓铧认为,这一轮周期应该至少持续两三年时间。半年前,协鑫科技执行董事及联席首席执行官兰天石接受采访时也表示,光伏行业可能要到2026年甚至是2027年才能实现反转。
的确,如果我们参照其它行业的规律,无论是曾经红海的家电行业,还是至今仍在红海中的钢铁、水泥、玻璃等传统行业,光伏能在2026年甚至是2027年走出来,其实就已经很不错了。
除了传统行业作为参考以外,还有一些需求侧的数据和现实可以作为判断依据。我国已经提前六年半完成了2030年风电、太阳能总发电装机达到12亿千瓦的目标!
一个显而易见的结果是,2024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决定,2025年的新增装机目标为200GW左右,这个目标与2023年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设定的目标一样,并没有调增。而在此前,每年的新增装机目标,至少是逐年增长的。
光伏企业的身体始终诚实。
在投资节奏上,随着国务院28号文以及工信部《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》等下发,产业招商迅速降温。头部企业们即使已经开建的项目,也都纷纷踩下刹车。在运营节奏上,随着“限产、限价”等自律、自救从达成共识到共同行动,光伏制造各环节的开工率陆续降了下来——有不少企业已经准备提前放长假了。
另外,从最近的几起案例来看,尽管在全力自救,但央国企对于中国光伏企业的最低限价等自律举措并不买账。我们当然不能低估任何一个市场参与者的政治觉悟,特别是央国企。他们这样做,一定有着自己的原则与判断逻辑,或者底气。
所以,光伏的政策预期在降温,综合整治“内卷式”竞争的意志和霹雳手段很坚决,国内外市场需求预期也在调降。
在上述背景下,光伏行业的存量博弈,就变得无比残酷。赶碳号有理由认为,2025年光伏企业破产倒闭的情况,将会加剧。
这个现实我们得认。降杠杆就像房地产,当初我们享受过加杠杆的美好,那就要承担去杠杆的残酷,无论是对于企业,还是个人。
和很多行业相比,光伏行业并不算大,但是,从能源安全的战略高度,从大国博弈的战略维度,却很重要。赶碳号个人认为,光伏去产能,整治过度内卷,央国企应该积极响应,不应该以大部分企业(也包括头部企业)死掉为代价,不应该为了一点蝇头小利、牺牲国家积极投入资源支持培育20多年的这个行业为代价。
当然,我们也看到,出口退税率是调降,而不是人们此前预期的直接取消。这充分体现了政策制定者对于光伏的呵护与良苦用心。
光伏产业链条很短,刚性很强,韧性不足,由此波动也一向剧烈。光伏人其实一直是很扛揍的,但这一轮的确有些不一样。
赶碳号同样仅仅是个人认为,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挑战的当下,站在高质量发展的角度,站在能源安全的高度,光伏资产负债表的衰退,不应该是摧枯拉朽式的,不应该是“硬着陆”。毕竟,从中长期看,光伏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过剩,的确就只是阶段性的供需错配,仅此而已。
假如光伏是一个从制造到发电,都是完全市场化的行业,所有的市场化逻辑都没有错,但光伏企业们只占了一头。作为一个完整、健康的商业生态,下游客户其实本应该与光伏制造企业同心,同欲。本来绿色的光伏电站,不应该成为垃圾资产,本来绿色的光伏电,也不应该成为垃圾电。也许,电力市场改革推进得有多深,光伏的发展空间才会有多广。
光伏企业当下能做的,就是做好自己。行业自律,限产限价,合理合法,合情合规,而且真的关系生死。
自助得天助。此战,只能胜,不能败。
Copyright © 2008-2020 【新宝配资】深圳海商汇创新投资有限公司 粤ICP备18158468号-1 股市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